防雷檢測機構分享接閃器安裝起到什么作用
來源:www.taiyangsd.com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30日
防雷檢測接閃器暗敷與明敷的問題一直是業內爭論的焦點,有些設計人員認為建筑物遭受雷擊是一個小概率事件,為了方便施工,多層建筑物設暗敷接閃帶,建筑防雷檢測費用,防雷檢測機構分享很多業主更是為了建筑物外立面的藝術造型,要求將接閃器明敷改成暗敷,使防雷竣工檢測時整改難度加大,防雷檢測建設成本提高,影響工程建設進度。
國家規范對接閃器暗敷與明敷的相關規定:
目前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以下簡稱“《雷規》”)、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檢規》”)、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以下簡稱“《驗規》”)均對接閃器的暗敷與明敷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雷規》第4.3.5條1款:“本規范第3.0.3第2-4款、第9款、10款的建筑物,當其女兒墻以內的屋頂鋼筋網以上的防水和混凝土層允許不保護時,宜利用屋頂鋼筋網作為接閃器;本規范第3.0.3第2-4款、第9款、10款的建筑物為多層建筑物,且周圍很少有人停留時,宜利用女兒墻壓頂板內或檐口內的鋼筋作為接閃器”。第4.4.5條:“當其女兒墻以內的屋頂鋼筋網以上的防水和混凝土層允許不保護時,宜利用屋頂鋼筋網作為接閃器,以及當建筑物為多層建筑物,其女兒墻壓頂板內或檐口內有鋼筋且除保安人員巡邏外通常無人停留時,宜利用女兒墻壓頂板內或檐口內的鋼筋作為接閃器”。
《檢規》第5.2.2.8條:“當低層或多層建筑物利用屋頂女兒墻內、防水層內或保溫層內的鋼筋作暗敷接閃器時,要對該建筑物周圍的環境進行檢查,防止可能發生的混凝土碎塊墜落等事故隱患。除低層和多層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不應利用女兒墻內鋼筋作為暗敷接閃器”。
《驗規》第6.1.1條第3款“位于建筑物頂部的接閃導線可按工程設計文件要求暗敷在混凝土女兒墻或混凝土屋面內。當采用暗敷時,用于接閃導線的鋼筋施工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中的規定。高層建筑物的接閃器采取明敷方法。在多雷區,宜在屋面拐角處安裝短接閃桿”。第6.2.1條“暗敷在建筑物混凝土中的接閃導線,在主筋綁扎或認定主筋進行焊接,并做好標志后,應按設計要求施工,并應經檢查確認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后再支?;驖矒v混凝土”。
筆者認為,高層建筑物的防雷檢測接閃器應采用明敷方式,主要是考慮到若采用暗敷方式,雷擊時可能將接閃器外邊的磚、石、水泥塊擊落,墜落到地面發生事故;處于人員密集的多層建筑物也不宜采用暗敷方式,當建筑物周圍沒有或很少有人停留時可考慮設暗敷接閃器。
國家規范對接閃器暗敷與明敷的相關規定:
目前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以下簡稱“《雷規》”)、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檢規》”)、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以下簡稱“《驗規》”)均對接閃器的暗敷與明敷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雷規》第4.3.5條1款:“本規范第3.0.3第2-4款、第9款、10款的建筑物,當其女兒墻以內的屋頂鋼筋網以上的防水和混凝土層允許不保護時,宜利用屋頂鋼筋網作為接閃器;本規范第3.0.3第2-4款、第9款、10款的建筑物為多層建筑物,且周圍很少有人停留時,宜利用女兒墻壓頂板內或檐口內的鋼筋作為接閃器”。第4.4.5條:“當其女兒墻以內的屋頂鋼筋網以上的防水和混凝土層允許不保護時,宜利用屋頂鋼筋網作為接閃器,以及當建筑物為多層建筑物,其女兒墻壓頂板內或檐口內有鋼筋且除保安人員巡邏外通常無人停留時,宜利用女兒墻壓頂板內或檐口內的鋼筋作為接閃器”。
《檢規》第5.2.2.8條:“當低層或多層建筑物利用屋頂女兒墻內、防水層內或保溫層內的鋼筋作暗敷接閃器時,要對該建筑物周圍的環境進行檢查,防止可能發生的混凝土碎塊墜落等事故隱患。除低層和多層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不應利用女兒墻內鋼筋作為暗敷接閃器”。

筆者認為,高層建筑物的防雷檢測接閃器應采用明敷方式,主要是考慮到若采用暗敷方式,雷擊時可能將接閃器外邊的磚、石、水泥塊擊落,墜落到地面發生事故;處于人員密集的多層建筑物也不宜采用暗敷方式,當建筑物周圍沒有或很少有人停留時可考慮設暗敷接閃器。
上一條:
建筑防雷檢測詳解防雷接地檢測的兩大概念
下一條:
襄陽建筑物防雷檢測可以進行雷擊隱患排查
相關產品
相關文章
- 建筑防雷檢測機構分享天氣和防雷檢測之間的關系2021年06月10日
- 建筑防雷檢測機構分享學校防雷檢測的措施是什么2021年06月18日
- 襄陽防雷檢測機構分享防雷設施年檢的原因2021年07月09日
- 襄陽防雷檢測機構提醒廣大群眾高度重視防雷工作2021年07月09日
- 防雷檢測機構解說外部防雷系統的主要作用2021年07月15日